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教育在线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本期我们邀请到聊天室的嘉宾是我们中国教育在线高考频道的老朋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招生办公室的张凤琴老师!首先请张老师和我们广大在线的网友打声招呼吧!
张凤琴:主持人好,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招生办公室的张凤琴,感谢中国教育在线提供与大家在线交流的机会。
主持人:首先请张老师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基本情况。
张凤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为主,理、工、文、管、经、法多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最早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北京地质学院,1987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独立办学,分别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0多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道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人才,成为我国培养地学人才的摇篮和进行地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是国内地学教育的排头兵和国际地学界的知名学府。
张凤琴:学校现有13个教学单位,38个本科专业,1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工程硕士领域、MBA、MPA专业学士授权点及6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学科设置辐射地质科学大多数领域。在巩固已有地学优势的同时,学校注重学科的交叉、延伸和拓展,逐步形成了以地学为核心,地学、地学延伸、非地学三大学科群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在本科培养中注重教育教学改革,在2005年教育部对我校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张凤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深入,中国地质大学加快了开放教育的步伐,加大了对外开放、联合办学的力度,先后与俄罗斯、加拿大、比利时、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知名高等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采用"2+3"、"2+2"、"4+1"等不同的办学方式,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这不仅促成了中外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更在不同教育背景下,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构架,深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已建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兼顾成人教育为主要办学形式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办学体系,成为国家高级地学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在数万名毕业生中,不仅有一批高级管理专家,而且涌现出25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00余名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有的走上了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岗位。2008年3月,中国地质大学校友温家宝继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任总理。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特色加精品"的办学理念,以校友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为人才培养目标,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和"艰苦奋斗、严格谦逊、团结活泼、求实进取"的校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把学校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
主持人:通过张老师刚才的介绍,我们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基本情况有了非常详细的了解,下面请张老师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200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具体招生计划。
张凤琴:我校2008年招生计划是2000人,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
主持人:下面请张老师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都分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专业,在具体招生的时候,有没有对考生设具体限制呢?
张凤琴:我校是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通过传统地学学科间的融合,巩固了已有的地学优势;通过地学向工程等应用学科的延伸和拓展,扩大了地学的研究领域,增强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了有特色的地学延伸类学科;现已逐步形成了以地学为核心,地学、地学延伸、非地学三大学科专业群互为支撑、相互促进,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对考生的健康状况,除了执行教育部的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学校还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补充要求,主要有:
1)符合《意见》中第二条第1款,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宝石与材料工艺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2)符合《意见》中第二条第2款,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外,还包括地球物理学、地理信息系统;(3)符合《意见》中第二条第3款,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兰、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色觉异常II度两类列出专业外,还有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符合《意见》中第三条第4款,屈光不正(近视眼或远视眼)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报考测绘工程。
主持人:请各位网友关注这些特色和优势的专业,下面请张老师详细的介绍一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整体的校园建设和师资力量的情况怎么样?
张凤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6个省部级实验室、4个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及37个教学实验室。同时在中外驰名的"北京猿人之家"周口店和著名的避暑胜地北戴河建有教学实验设备齐全,条件良好的教学实习基地。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完整,现有教职工118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09名,博士生导师18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9名。拥有一批年轻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其中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四光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得者、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等。
主持人:北京市的考生在5月12号的时候已经开始填报志愿了,张老师能不能就这个机会,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整体的录取规则,并给这些填报志愿的考生们一些报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建议和意见呢?
张凤琴:这里主要说三点:一是提档比例,我校会根据各地生源情况确定一个提档比例,在100-120%之间。二是安排专业,我校在确定考生的录取专业时实行分数优先的办法,不设专业级差。另外,对江苏考生实行先分数后等级的方法,要求考生两门选测科目等级为有一个达到A,另一个达到B,录取时主要考虑语数外三门统考科目成绩,在同等条件下考虑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及考生综合素质。三是加分投档,对享受加分或降分投档政策的考生,我校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规定的政策加分或降分提档,安排专业时以实考分数为准,实考分数相同时,优先录取享受教育部规定的加分政策或相关科目成绩较高的考生。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否有按大类招生的专业?是否招收二志愿考生?
张凤琴: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和经济学类是按照专业大类来进行招生,学生进校一年半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专业方向,含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经济学共四个专业。如果有些专业报名人数不足20人,则该专业当年不开办。我校优先录取一志愿考生,不单独预留计划,在一志愿线上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择优录取二志愿考生。
主持人:下面我们想请张老师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在学生培养方面的特色和特点?
张凤琴:1、弹性学制:在本科教学中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年学分制管理,允许学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2、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优秀的学生可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比例约在10-15%。3、修读双学位和辅修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按学校相关规定选择修读双学位和辅修专业。4、转专业:学生经转入院(系)和转出院(系)同意,学校审核,可以在前三个学期申请转专业。
张凤琴:学校在本科培养中注重教育教学改革,设有国家地质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工科教学基地-资源勘查工程(能源)和文科教学基地-工商管理,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地质学、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专业成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我校是由16所高校组成的"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的创始校之一,因此我校学生可全面共享教学共同体成员学校为大学生开设的200多门校际公共选修课。这些课程涉及文学、艺术、医学、体育、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均是各高校的优势与品牌课程。这种校际教学合作活动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综合素质的培养很有帮助。我校开设的校际公共选修课有首饰设计与鉴赏、宝石鉴定与欣赏、海洋科学导论、剪纸艺术、攀岩、数字地球与GIS等课程。
主持人:请张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来学生的就业情况和考研的情况?
张凤琴:我校各专业一次性就业率都在93%以上,特别是地学类传统优势专业及地学延伸类专业,在本行业就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供需比可达1:8,有些专业甚至高达1:13。从行业范围来看,主要服务于国土资源、石油等行业,从单位性质来看,主要是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大约40%左右的同学保送或考取硕士研究生。
主持人:下面请张老师介绍一下整体的收费标准,针对贫困生都有哪些资助奖励政策?
张凤琴:地质学专业4500元/年,软件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5500元/年,英语专业为6000元/年,艺术设计专业10000元/年,其他各专业均为5000元/年。我校非常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秉承"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原则,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助学为辅助,绿色通道、困难补助、社会资助和减免学费为补充"的比较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体系。学校在学生工作处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张凤琴:一、“绿色通道” 我校特为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设立了“绿色通道”。经济困难新生确实无法交纳学费的,可持当地民政局(或乡、镇、街道等单位)出示的特困证明,入学时先办理入学手续,暂缓缴纳学费,入学后再办理助学贷款等其他经济资助。
二、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且学习认真、成绩优良、品德良好、无违法违纪行为学生入学后可申请最高6000元/年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上学期间由政府财政贴息,毕业后利息由学生自付,借款学生毕业后视就业情况,在1至2年后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
三、奖学金我校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及企事业单位在校设立奖学金共计31项(奖学金依照学校有关评选条例每年评选一次,奖励金额人民币200 至10000元不等)
四、勤工助学我校设立了勤工助学中心。主要面向低年级本科生。新生入学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向所在院系申请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根据劳动量及强度的不同可获得相应报酬,酬金一般为160元/月至300元/月。
五、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在校本科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体标准在每生每年1500-2500元范围内确定
六、其他资助 1、学子阳光资助金,2、大中华资助金,3、宋庆龄基金会助学金,4、康菲石油助学金,5、北京希望工程青少年基金会助学金,6、家庭经济特殊困难的学生临时困难补助,等等。
七、注意事项为了保证以上工作的顺利开展,新生在入学前,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请务必准备好经济困难证明(民政部门、乡、镇、县或市级)材料(格式将同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发),以便于入学时办理有关手续。
主持人:以上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学费和奖励资助的政策,下面我们想请张老师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是不是也安排得有生有色?
张凤琴: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现有60多个学生社团组织,为学生素质拓展创造了优越的环境。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挑战杯"等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的科技水平与优良素质。
主持人:下面请张老师介绍一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具体的联系方式有哪些呢?
张凤琴:电话:01082323688、82323788 传真:82326956 网址:http://zhsh.cugb.edu.cn E-mail:zhsh@cugb.edu.cn
主持人:本期的访谈今天就到此结束了,非常感谢张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您。